在横评之前,我们再来就游戏鼠标的若干参数定义以及专用名词来进行讲解,通过定义先来明白厂商为什么要对DPI等参数进行提升,并且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光学引擎——今天是红光的,明天是激光的
您对光学引擎是怎么理解的呢?相信很多人立刻会想到鼠标底部那红红的光晕。2010年,在光学引擎方面有了些新变化。首先是种类上的增加,现今鼠标采用比较多的有三种,四个类别的光学引擎:传统红光光电引擎、蓝光光电引擎、微软“蓝影”引擎以及激光引擎。
一、传统红光光电引擎原理:
光学鼠标主要由四部分的核心组件构成,分别是发光二极管、透镜组件、光学引擎(Optical Engine)以及控制芯片组成。光学鼠标通过底部的LED灯,灯光以30度角射向桌面,照射出粗糙的表面所产生的阴影,然后再通过平面的折射透过另外一块透镜反馈到传感器上。
光电鼠标工作原理
当鼠标移动的时候,成像传感器录得连续的图案,然后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对每张图片的前后对比分析处理,以判断鼠标移动的方向以及位移,从而得出鼠标x, y方向的移动数值。再通过SPI传给鼠标的微型控制单元(Micro Controller Unit)。鼠标的处理器对这些数值处理之后,传给电脑主机。传统的光电鼠标扫描率约为3000 Frames/sec(帧/秒),也就是说它在一秒钟内能采集和处理3000张图像。
一句话点评:相信很多人都跟笔者一样,曾经一次次好奇拿起鼠标看看那快速闪烁的红光,同时夜晚也没少被这光晃过眼睛。
二、蓝光光电引擎原理:
传统的“光学引擎”(红光LED)相比,其最大的不同就是使用了通透性更好的蓝色光源LED。因为蓝色光属于短波光线,虽然无法同激光引擎发射出的非可见光相比,但是蓝色光的短波优势让它同样具备了优秀的反射效果,通过反射让物体细节得到了更细致的反映,这是传统红光LED所不具备的物理特性。
一句话点评:蓝光引擎属于更有性价比的改进版引擎,降低了功耗,提升了兼容性,不过晃眼的毛病也继承了下来。
三、蓝影引擎原理:
“蓝影”与“蓝光”不是一回事吗?确实不是一回事,这是普通消费者最容易误会的一个概念。实际上“蓝影”引擎只广泛应用于微软旗下的外设产品,如我们横评中的微软4500鼠标以及Sidewinder X8均属于蓝影产品。
不过,蓝影与蓝光只有一字之差,并且也都发蓝光,那么该如何解释呢?除了蓝影属于微软专利技术之外,大家需要记住“汇聚透镜+广角镜头”这两个特点。
①汇聚更多细节
微软为蓝影鼠标加入了光学透镜,通过透镜的汇聚效果使得进入传感器的光量是普通激光鼠标的4倍。如果我们把传感器看成一部高速连拍的相机时,进光量的增加相当于开大了相机的光圈,在正常的范围内,曝光越高获得的图像细节就越多,因此也就更容易对比出两张图像的差别,从而更加准确的定位。
②更大成像范围
蓝影鼠标还在成像端使用了广角镜头,因此可以获得更大的成像范围,图片的信息越多,也就越容易找到它们之间的区别,这样也能一定程度的帮助芯片准确的分析移动轨迹。
一句话点评:微软早期的IE3.0等鼠标虽然定位于商用,单却被无数CS玩家奉为游戏的神器来使用。微软新一代的游戏鼠能否在横评中占到优势?让我们拭目以待。
四、激光引擎原理:
激光鼠标其实也是光电鼠标,只不过是用激光代替了普通的LED光,好处是可以通过更多的表面,因为激光是 Coherent Light(相干光),几乎单一的波长,即使经过长距离的传播依然能保持其强度和波形;而LED 光则是Incoherent Light(非相干光)。
光电鼠标在工作的时候,底部会发出红色(或者别的颜色)的可见光。这主要是因为,激光鼠标采用的是波长在832-865nm的光,属于不可范围;而光电鼠标采用的波长在630nm左右,属于可见光。
一句话点评:激光引擎不可见光的设计,会利于更多的用户去接受,随着成本的降低应用也是越来越广泛,是最业界看好的引擎技术。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