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将永生或者灭绝
在不久前世界著名的宇宙学家和剑桥博士史蒂芬·霍金,在伦敦举办的Zeitgeist 2015大会上,曾警告大家,100年内计算机智能将超过人类。人类需要担心的不是谁将控制人工智能,而是人工智能是否可以被控制。
史蒂芬·霍金
不仅仅是史蒂芬·霍金一位学者曾有过这样的言论,英国理论天体物理学家马丁·里斯也提出,人工智能正在以令人害怕的步伐发展,它将导致人类走向最终的灭亡,他认为人类正面临着“无生物的后人类时代”,并预计这一发展将在未来25年内开始。
从现在看来,人工智能似乎离我们依然遥遥无期,但其实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小到Siri(苹果智能语音助手),大到无人驾驶汽车都非常依赖人工智能。
我们总是把人工智能和电影想到一起,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也是十分正常的想法。如星球大战、终结者、机械公敌或者最近的机械姬这类电影等等。然而电影是虚构的,那些电影角色也是虚构的,所以我们总是觉得人工智能缺乏真实感。
电影中给我们人工智能的概念总是提到它就想起机器人,然而机器人只是人工智能的容器,机器人有时候是人形,有时候不是,但是人工智能自身只是机器人体内的电脑。
如果人工智能是大脑的话,机器人就是身体但这个身体不一定是必需的。比如说Siri背后的软件和数据是人工智能,Siri说话的声音是这个人工智能的人格化体现,但是Siri本身并没有机器人这个组成部分。
目前人工智能按照实力可将其分成三大类:
弱人工智能: 弱人工智能是擅长于单个方面的人工智能。
强人工智能: 人类级别的人工智能。指在各方面都能和人类比肩的人工智能。
超人工智能: 在几乎所有领域都比最聪明的人类大脑都聪明很多。超人工智能可以是各方面都比人类强一点,也可以是各方面都比人类强万亿倍的。
而我们现在的位置正处于一个充满了弱人工智能的世界,只是我们通常不会这么称呼而已。但是对于迈向强人工智能的世界还有多远呢?这一步可以说是科技上质的飞跃。
我们通常说人类的大脑是我们所知宇宙中最复杂的东西。那么我们离模仿人类大脑还有多久呢?根据数据显示,至今为止,我们刚刚能够模拟1毫米长的扁虫的大脑,这个大脑含有302个神经元。人类的大脑有1000亿个神经元,听起来似乎相差甚远。
但是要记住指数增长的威力——我们已经能模拟小虫子的大脑了,蚂蚁的大脑也不远了,接着就是老鼠的大脑,到那时模拟人类大脑就不是那么不切实际的事情了。说起来是一个并不复杂的步骤,但这也是艰难的一步。
我们人类通常认为视觉、动态、移动、直觉等事情再简单不过,然而对于电脑来说简直太难了。不过对于我们来说微积分、翻译或是数十位的算术简直太难了,对于电脑来说却又很简单。
对于我们来说很简单的事,其实也是很复杂的,看上去简单只是因为它们已经在动物进化的过程中经历了几亿年的优化了。
人工智能已经在几乎所有需要思考的领域远远超过了人类,这点我们深有体会。但是在那些人类和其它动物不需要思考就能完成的事情上,还差得很远。
我们现在的担心正是如果有一天,电脑也可以轻松完成人类不需要思考的事情。而事实上,科学研究也正朝着这方面大踏步的前进着。
当科技掌控我们之前,我们还有多少时间,我们还可以做什么,这也正是霍金等科学家们集体担忧的。笔者并不是做学术的,分析的或许不严谨,不过部分资料来自于知乎的外媒翻译。
最后,我总觉得自己有生之年能见到强人工智能的感觉怪怪的,我们是否真的在“召唤恶魔”?它是否真的会成为人类的最后一项发明?
中关村在线电竞频道现已全面开通,点击上方图片进入
中关村在线键鼠外设讨论群:424733226 加群有优先试用资格特权哦,欢迎来群灌水。
【感谢您阅读本文,请您点击文章结尾下方的黄色“对我有用”,以便让我们做的更好】
大家扫面下面二维码即可关注键鼠频道微博与微信,掌握第一手外设资讯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