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引擎鼠标发展过程中,最先解决丢帧问题的鼠标,是由以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等办公软件为主导业务的微软公司所推出。尽管微软一直都从事着PC硬件外设的研发,后期更进军游戏主机市场,但在当时,PC外设确非微软公司主营业务。
微软早期光学鼠标IntelliMouse explorer
作为最早进军光学引擎鼠标领域的外设厂商,微软也遇到与其它外设厂商相同的问题,那就是丢帧。无论是早期推出的IntelliMouse,还是紧随其后推出的IntelliMouse explorer都面临着丢帧的恶魇。具备丰富软硬件研发的微软公司,最终找到了导致鼠标丢帧的关键,由引擎巨头Agilent推出的,刷新率为1500FPS的光学引擎。
探寻出光学引擎鼠标丢帧的关键,财大气粗的微软自然不愿受制于他人,毅然与Agilent割席断交,开始走上自主研发,解决的光学引擎设计方案之路。不过以软件研发起家的微软公司,纵使有着独立自主设计鼠标光学引擎的能力,也无法进行光学引擎的批量生产,于是微软公司开始了与Agilent齐名的半导体公司ST联手合作,共同攻克光学引擎丢帧问题的难关。
2001年,微软与ST公司联合,推出了改写光学鼠标历史的intelliEye2.0光学引擎,彻底终结了光学引擎鼠标快速移动丢帧的现象。intelliEye2.0引擎照亮了光学引擎鼠标的前进之路,标志着光学引擎鼠标在硬件性能上可以满足任何玩家的使用需求,从此开始进行踏入高速发展全面普及之路。由于intelliEye2.0引擎为微软研发,普通用户很少有机会对其进行全面了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说说intelliEye2.0引擎的鲜为人知的那些事。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