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PCB拿出来,正面看看,反面看看,貌似也没看出什么特别之处。电路看着也不复杂,一个主控,几个小逻辑电路的片子,可以看到芯片都是83年造的,所以这个键盘差不离是83年制造的了,“老古董”了。没看到特别之处,只好继续拆了,拆的时候要先把电路板右下角那个固定螺丝拆掉,然后继续。
拆解IBM MODEL F键盘
分开了,很让人吃惊,这是什么结构?这是上面板,可以看到每个键是分立的,别看这里每个轴力那个触发的活动塑料片这么老实,都乖乖的躺在轴力,实际上是因为我把正面的键帽全拆了,不然的话,这一个个都是歪七竖八的。
就是这个小家伙了,这键盘的手感和后来的MODEL M键盘是差不多的,从这个触发结构上也可以看出来,声音和手感还是很巧妙的来源于那个弹簧的弯曲碰撞,也就是大名鼎鼎的bulking spring结构,原来从MODEL F就已经有了这种结构,MODEL M只是把它继承了下来而已。不过话又说回来,看电路板,触发原理应该是电容式的,但是既没有看到像RealForce那种胶皮碗的触发结构,也没有KTC 那种海绵电容的触发结构,只有这么一个塑料片,如何触发呢,真要是电容式,只能是这个塑料具有导电性了,这样才能完成电容式的典型触发结构。怀着这种想法,用万用表一测,结果这玩意还真导电,电阻和导电橡胶式键盘中的导电橡胶差不多,大概是K级别的电阻。所以弄到这里有点让人大跌眼镜了,全球第一款键盘,竟然是机械电容式的,而且在有着bulking spring这种强烈机械感的机械结构的同时,又有了电容式触发的长寿命,实在是让人对这款键盘刮目相看,现在各种只在发烧级键盘上应用的技术,原来在这款键盘上都已经有了。
把小家伙们都拿走,这个又是把键帽都装上的,轴里白色的那个就是键帽的一部分,空格设计还是比较巧妙,只有背面这一个钢丝,但是机构上设计的巧妙,没用弹簧,只用了一个钢丝,就能实现回弹空格的力。
拆个键帽看看,是PBT含浸印刷的,“入木三分”的含浸工艺,看着还是舒服啊。上图中这三样算是一个轴了,键帽,轴体和轴心,键帽与后来的MODEL M不同,不是双层结构的,是一体化的键帽,键帽底部两侧有两个小凸起,可以卡在轴体里,不会从正面掉出来,但是轴心和轴体之间就完全没有锁定机构了,完全是“懒散”的两个部件。
- 第1页:全球第一款PC键盘介绍
- 第2页:拆解IBM MODEL F键盘详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