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在线键鼠频道原创] 自1964年,Douglas Engelbart博士发明鼠标以来,半个多世纪中,鼠标一直保持着一个小盒子,上面有一至五个不等的按键(滚轮)的设计。尽管随着鼠标技术的迅速发展,“小盒子”由于采用人体工学设计而变得“面目全非”,鼠标按键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但基本设计方向一直没有改变。
直到2009年,美国苹果公司,在已故CEO乔布斯的率领下,推出了一款名为“Magic Mouse”的产品,这款魔法鼠标,打破了由Douglas Engelbart博士创造的鼠标理念,整个鼠标表面光滑的没有一个按键,众多的使用功能中,除左键/右键功能,其它操作完全依靠用户手指在鼠标表面划动完成。
Magic Mouse鼠标的采用电容感应原理设计,通过鼠标表面亚克力板内的电容感觉膜,来识别用户手指在鼠标表面的运动轨迹,通过MCU处理后,转输给电脑以完成操作。Magic Mouse最多允许两根手指在鼠标表面划动,以便用户完成更多的快捷操作,尽管在使用功能方面,Magic Mouse仅与一只普通的5键鼠标相当,但其却给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操作方式改变。
Magic Mouse鼠标的出现,迅速在整个键鼠外设行业引发轰动,一时之间各大IT媒体竞相报道,用户关注度高涨。几大外设厂商纷纷抓住这一机遇,推出各自旗下的多点触控鼠标,以期搭上Magic Mouse鼠标的顺风车,来实现品牌价值和市场利润双丰富的目的。甚至在Magic Mouse鼠标上市3年之后,还有新的触控鼠标在陆续上市。触控鼠标,一个崭新的名词,一种全新的操作方式,让人如此难忘,如此疯狂。
2外强中干 价格是关键
以Magic Mouse鼠标为代表的触控式鼠标,以时尚的触控操作方式吸引了大量媒体、用户的关注,但自2009年Magic Mouse鼠标上市以来,却一直都面临着“外强中干”的窘境,媒体竞相报道,用户关注极高,但市场销量却远没有关注度一样火爆,除去苹果Magic Mouse,由于其与苹果笔记本电脑统一的外观设计和对Mac系统的良好支持,受到果粉的热捧,其它品牌触控鼠标,普遍销量平平。
Touch Mouse鼠标京东促销 价格极为实惠
以微软Touch Mouse为例,这款由微软硬件推出,专为Windows 7系统设计,结合自家操作系统优势设计的触控鼠标,目前京东商城促销价仅有289元,与五六百元的上市价格相比,可谓是相当便宜,但是其售后评论也仅有400余条。作为京东商城面向全国用户,进行力推的国际一线品牌鼠标,微软Touch Mouse的较低的售后评论,也从一个侧面反应了该鼠标的销量较为一般(价格和上市时间俱与Touch Mouse相近的罗技M570轨迹球,售后评论的数量是Touch Mouse的一倍)。
淘宝鼠标无线销量排行榜上仅有Magic Mouse一款触控鼠标
而在淘宝无线鼠标销售排行榜中,更是根本都看不到Touch Mouse这款微软力作的影子。除去Magic Mouse鼠标外,也没有任何鼠标荣登淘宝无线鼠标销量排行榜。点击排行榜中Magic Mouse连接,可以发现成交量在百单以上的,均为价格远低于行货的工包产品。
可以说,触控鼠标关注度高,但销量一般的市场现状,与其相对较高的零售价格有着极大的关系。作为鼠标产品中的新生事物,大部分用户对其都不甚熟悉。目前触控鼠标产品,价格最低的也在200元左右徘徊,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花上两百元鼠标本就是一件较为奢侈的事,而要让用户花上两百元来尝试一款此先从未使用过的产品,更是难上加难。
毕竟触控鼠标为用户带来的仅是操作方式的改变,并未给用户带来使用功能方面的提升(触控鼠标使用功能基本与5键鼠标相当)。最低两百元的零售价格,像一道高墙,将想要尝试触控鼠标的大部分用户拦在门外。对于触控鼠标这样的新生事物来说,想要在竞争激烈的键鼠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零售价格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因素。谁能在第一时间,压缩单品利润空间,将触控鼠标零售价格控制在百元左右,谁就能拥有更多的用户,在单品价格下调的同时,有望保证整体利润上涨。
3错误宣传 令用户望而却步
厂商经常会以突出产品使用功能的方式来吸引用户关注,希望能以丰富的使用功能,为用户带来更加快捷、直观的操作方式。尽管这一思路在进行其它新品推广时屡试不爽,但使用在触控鼠标之上时,却起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
苹果Magic Mouse鼠标使用图示
Magic Mouse鼠标在宣传时,使用了多达5幅图片来说明鼠标的使用功能,甚至连鼠标与键盘组合操作所完成的功能,也都作为鼠标功能来进行宣传。其它厂商在进行触控式鼠标宣传时,也都继承了这一思路,将原本可以用一张图片说明的功能细分为几张图片表示。
由于触控鼠标在操作方法存在差异,用户在看到如此之多的操作功能后,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这么多的功能,能为我的使用带来何种便捷,而是我能否记住这么多的操作方式,或是为了使用这只鼠标而记住如此之多的操作是否值得。
其实,大多数触控鼠标功能与普通五键鼠标一致,除去左右键点击和上下左右滚轮,唯一需要用户进行记忆的就是使用双指划动进行“前进/后退”操作。过于细化的操作方式说明,反倒为触控鼠标走近用户建立起一层隔阂。
与普通鼠标相比,触控鼠标在实际使用手感方面,还有一定程度的欠缺。触控式鼠标上盖部分为一整体设计(为方便用户进行触控操作),整个按键板下方仅有一枚微动开关,左右按键的点击操作均通过这一微动完成,鼠标通过识别用户在按键板上的点击位置,来识别左/右按键点击。
触控鼠标按键均采用整体式设计
由于触控鼠标按键板为一整体设计,且下方仅有一枚微动,所以用户在使用时,很可能由于点击位置偏差,造成误按现象的发生。单微动设计,为用户使用所带来的影响,还不仅止于此,由于需要通过对用户手指点击位置进行识别,来判断左/右键操作,触控鼠标无法在用户食指不离开鼠标按键板时,完成右键点击操作。对于许多用户来说,使用触控鼠标,也许意味着操作习惯的巨大改变。
还是因为触控鼠标的整体式按键设计,由于杠杆原理,触控鼠标按键下压行程偏长,点击手感普遍偏肉。用户很难在触控鼠标上,找到同普通鼠标一样的清脆、明朗的点击手感。厂商如果不在鼠标内部结构上作出调整,很难让触控鼠标拥有与普通鼠标相近似的点击手感。
写在最后:
触控鼠标作为鼠标新生代产品,由于发展时间较短(目前尚不足三载),生产研发技术门槛较高,尽管在功能方面可以与普通鼠标相提并论。但是在使用手感、成本控制方面,同普通鼠标相比还是略占下风,毕竟鼠标设备如果从最早的轨迹球算起,已有60年发展历程(相关链接:1950-2011 ZOL巅峰巨献鼠标发展编年史)。触控鼠标想在短短的3年之前达到普通鼠标用60年技术积累的成熟,显然不太可能。
目前来看,触控式鼠标由于难以在触控操作和握持手感方面找到最佳平衡点,在实际使用方面与普通鼠标差距较大,加之没有鼠标中键功能,所以无论是在零售价格,还是实际应用两方面,触控鼠标还都无法完全取代传统鼠标,从这两方面来说,触控鼠标还是较为失败的。现阶段的触控鼠标除去作为厂商技术研发实力的一种外在表现外,更多的是为喜欢尝鲜的外设玩家来说也可以带来全新的使用感受,实际使用效果表现不甚突出。
谁会推倒触控鼠标市场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分析,触控式鼠标市场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目前能设计/生产触控鼠标的厂商仅有五家,连同部分已经停产的产品在内,目前触控鼠标数量尚不足十款。由于其独特的操作方式,触控鼠标还是具有很高的用户关注度。雷柏推倒了无线鼠标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触控鼠标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将会由谁来推倒,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返回ZOL键鼠首页】 【进入ZOL键鼠论坛】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