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频道主编
    触摸世界 微软多点触控技术历程解析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作者:  |  责编:金国斌
    收藏文章 阅读全文 暂无评论

    Mouse2.0原型机二号:Orb Mouse

        二号原型机名为Orb Mouse,同一号原型机一样,也是采用红外光源和红外成像设备,来实现鼠标前端半球表面上的多点传感。但设计原理与FTIR Mouse有着本质上的区别。Orb Mouse内部光线是从设备的中心向外散射,当用户手指接受鼠标前端半球形表面时,即可将红外线反射回鼠标内。

    触摸世界 掌控生活 微软触控技术解析
    原型机二号:Orb Mouse

        尽管设计原理与一号原型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但同样使用红外光源和红外成像设备,为Orb Mouse带来了同一号原型机同样的困扰。日光及其它常见光源对鼠标多点触控操作识别所带来的干扰,同样存在在Orb Mouse身上,最终Orb Mouse也未能有缘与用户见面。

    Mouse2.0原型机三号:Cap Mouse

    触摸世界 掌控生活 微软触控技术解析
    原型机三号:Cap Mouse


        三号原型机名为:Cap Mouse,与前两款原型机不同的是,Cap Mouse没有使用红外传感技术,改为使用技术相对成熟的电容传感电极矩阵,来同时检测触控表面多个手指位置及运动轨迹。而在Cap Mouse之前,采用这一技术设计的鼠标,使用电容传感来检测点击、滚动或单个手指的位置。相信对于外设产品较为熟悉的玩家,已经可以从Cap Mouse上看到某款鼠标的影子。没错,正是因为Cap Mouse的成功,才诞生了后来大名鼎鼎的Touch Mouse鼠标。


    Mouse2.0原型机四号:Side Mouse

        尽管微软后来以原型机三号为基础,成功的推出了Touch Mouse鼠标,但对于从不缺乏创意的微软硬件来说,这并不能代表四、五号原型机表现平平。四号原型机名为:Side Mouse。与前面三款原型机完全不同的是,Side Mouse的触控表面不在鼠标本体上,而存在于鼠标周边区域。Side Mouse可以检测到用户触摸桌面时的动作。

    触摸世界 掌控生活 微软触控技术解析
    原型机四号:Side Mouse

        Side Mouse在使用时,位于手掌下方,用户手指可直触鼠标设备前方桌面。它使用内部摄像头和红外激光器进行传感。在Side Mouse前方缔造出一个多点触控区,该区域不受设备表面限制,可让输入区域超出鼠标体积限制。尽管这一设想极富创意,但使用成像设备进行动作检测,则意味着Side Mouse也同一、二号原型机一样,受到日光等其它光源的干扰。

    mouse.zol.com.cn true //mouse.zol.com.cn/281/2813242.html report 1755 Mouse2.0原型机二号:Orb Mouse     二号原型机名为Orb Mouse,同一号原型机一样,也是采用红外光源和红外成像设备,来实现鼠标前端半球表面上的多点传感。但设计原理与FTIR Mouse有着本质上的区别。Orb Mouse内部光线是从设备的中心向外散射,当用户...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阅读全文
    本文导航
    不喜欢(0) 点个赞(0)

    推荐经销商

    投诉欺诈商家: 010-83417888-9185
    • 北京
    •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