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游戏鼠标激光引擎分析
鼠标引擎,做为鼠标中最为核心的部件,是鼠标性能强大与否的关键,由于种种原因,消费者对于鼠标引擎这一核心部件知之甚少,造成了如今一些品牌游戏鼠标产品以次充好的现象,而消费者却不知道。
耗时半年,参阅众多官方文献,并与资深设计人员进行沟通,ZOL将历史首次整理并详解——目前市面有售的经典游戏鼠标的引擎,为广大网友提升选购产品和鼠标知识做出贡献。
本文将按游戏鼠标引擎的推出时间为主线,对各大游戏鼠标引擎性能参数进行详细解析。
[中关村在线键鼠频道原创]游戏鼠标使用的光学引擎在经历多年的发展历程后,终于日渐成熟起来,无论兼容性还是定位性能,都已今非昔比。但是随着显卡和显示器的发展,玩家对于高CPI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而鼠标光学引擎在达到1600CPI的时候也进入了短暂的瓶颈期,为了提升鼠标的采样率和增加产品卖点,激光引擎应运而生了。
早期的激光引擎尽管将鼠标的采样率提升到一定程度,相比于传统光学引擎刷新率也有小幅度提高,但是兼容性相比于传统光学引擎却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以至于玩家在购买后发现无法在某些材质的鼠标垫表面正常使用。
同光学引擎一样,激光引擎在推出数年之后也在逐渐成熟起到,在采样率大幅提升的同时,激光引擎的表面兼容性也渐渐完善起到,越来越趋于完美,本文将以时间顺序为主线,为广大玩家详细解析目前经典游戏鼠标中的激光引擎。
关于光学引擎部分,请见前作《史上最全游戏鼠标引擎详解之光电篇》
2005年:锋芒初现,A6010激光引擎
2005年,以罗技G5和RAZER铜斑蛇为代表的激光引擎鼠标出现在游戏及外设玩家的视野中,以激光成像技术为卖点的A6010芯片终于达到了光机鼠标巅峰时代由Boomslang2000创造的2000CPI采样率的纪录,并且将刷新率提高到7080帧/秒。
Razer唯一一款采用安华高激光引擎制造的鼠标:铜斑蛇
尽管A6010激光引擎CMOS点数依然为30×30,但是由于刷新率的提高,A6010芯片的数据处理能力提高到了6.37M像素/秒。最大加速度20G,最大移动速度也达到了45英寸/秒。 参数上相比当时的光电引擎有了不小的提高,其中引擎采样率从1600CPI提升到2000CPI,提高了25%,数据处理能力提升约10%。
尽管看起来很美,不过由于激光引擎的成像原理的特殊性,罗技G5和RAZER铜斑蛇都出现了在布制鼠标垫上丢帧的现象,尽管安华高在后期对A6010激光引擎做出了改进,但是由于受到玩家先入为主观念的影响,这两款鼠标在玩家心目中的印象已经定型,并没有打出漂亮的翻身仗。倒是晚于二者上市的微软SideWinder鼠标和SideWinder X5、SideWinder X3等凭借着改良后的A6010引擎在玩家中口碑还算不错。而铜斑蛇,也成为Razer同安华高在激光领域唯一的一次合作的纪念品,此后Razer再也没有推出过采用安华高激光引擎的鼠标。
2007年:罗技G9独享S6090激光引擎
2007年:威风八面的罗技旗舰 A6090激光引擎
2007年,罗技在推出G5鼠标两年之后,高调推出了采用最新游戏级激光引擎的罗技G9鼠标。罗技G9鼠标使用的是s6090激光引擎,性能上要比A6010高出很多。S6090激光引擎提供最高3000CPI的采样率,7200帧/秒的刷新率。硬件支持5档CPI切换
当年的罗技旗舰鼠标:G9
S6090激光引擎有着30×30CMOS点数,最大移动速度达到了65英寸/秒。最大加速度也达到了20G。由于安华高和罗技的核心合作关系。这款安华高当时最高端的激光芯片仅在罗技的旗舰级鼠标G9上使用。相比于二年前推出的A6010引擎,S6090的采样率提升约60%,相比于A6010推出时仅超越当时的光学引擎25%,这个提升是巨大的。引擎刷新率提升不太明显,但是鼠标表面兼容性有所增强。
2007年:狙击G9,PLN2031激光引擎
2007年:向罗技发起攻击 巨蝮蛇与PLN2031激光引擎
鼠标引擎跨入激光时代后并没有延续光学引擎时代安华高一家独大的现象。由于安华高和罗技的核心合作伙伴关系,以及罗技对安华高在激光引擎技术上的垄断。其它厂商不得不另觅高枝,由此促成了另一家公司激光引擎的崛起。
美国厂商Razer面对罗技G9上市的强大冲击和罗技对安华高激光引擎的垄断,在独立推出铜斑蛇和与微软硬件联合推出HABU之后,Razer在保持光学引擎方面与安华高继续合作的同时,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菲利浦做为自己在激光引擎上的合作伙伴,于2007年推出了采用菲利浦PLN2031激光引擎的巨腹蛇鼠标,以4000CPI的高采样率向罗技G9宣战。
Razer与菲利浦合作后推出的首款激光鼠标:巨蝮蛇
不过这款光学引擎的资料在网上很能查到,只知道其最高支持4000CPI的采样率。鼠标采用特殊的黄色透镜直接与光学芯片一体化,其采用的激光亮度极低,达到一级激光标准,肉眼无法察觉。不过尽管光源亮度极低,PLN2031却有着极其灵敏的特性。放在桌面上的鼠标甚至会因为感觉到几乎不可查觉的震动(比如电脑硬盘寻道时的轻微抖动)而发生光标移动的现象。因为这一特性,巨腹蛇可以说是身败名裂。因为没有玩家可以忍受一只点击鼠标按键时光标会发生偏移抖动的鼠标。
尽管很多玩家都希望手中的鼠标更灵敏更精确。但是PLN2031的灵敏度绝对超过了正常人使用鼠标时的需求。也可能是菲利浦进入鼠标激光引擎研发领域时间较短,巨腹蛇也出现了不同表面兼容性差的问题(其中有些表面兼容性问题也是由于鼠标光头过于灵敏所致)。即使鼠标采样率相比风头正健的S6090引擎还要高出一截,但是玩家对采用PLN2031引擎设计的巨蝮蛇依旧不买帐。
安华高6系列激光引擎败北的原因再一次在菲利浦身上上演。而RAZER只能被动的通过一次又一次更新鼠标固件以削减激光引擎的灵敏度来试图解决问题。这些问题甚至延续到采用PLN2032激光引擎的RAZER“鼠王”曼巴眼镜蛇身上,直到RAZER推出帝王蟒时候,终于有所突破缓解。
2007年:赛睿处子之作 CYONS10820
2007年:钢厂的新生利器 CYONS10820激光引擎
2007年菲利浦推出PLN2031引擎准备同安华高上演一出双雄争霸的大戏之时,另一家传统芯片厂商也暗渡陈仓,向鼠标激光引擎市场偷偷进军,这就是赛朴拉斯。2007年丹麦著名外设厂商steelseries推出旗下的首款鼠标Ikari Laser即是采用的赛朴拉斯出产的CYONS10820激光引擎。
SteelSeries推出的首款激光鼠标Ikari
CYONS10820激光引擎有着惊人的40000帧/秒的刷新率,最高3200CPI的采样率,最大加速度为20G,最大移动速度达到了50英寸/秒。全部数据均达到当年主流游戏鼠标标冷。赛朴拉斯CYONS10820激光引擎直接将激光光源集成于光学引擎内部,减小了装配工作量,除了激光光源赛朴拉斯CYONS10820激光引擎还直接在芯片内部集成了主控IC,可以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
Ikari采用的赛朴拉斯CYONS10820激光引擎采用率达到了同S6090光学引擎持平的水准,但是刷新率达到了S6090芯片的五倍以上,不过对于用户使用体验上并没有本质上的提升。鼠标引擎性能过盛的现象在CYONS10820激光引擎初现端倪。
2009年:一统天下 9500激光引擎
2009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 S9500激光引擎
终于在2009年,罗技推出了G9X鼠标作为旗舰鼠标G9的升级换代产品。为了超越曼巴眼镜蛇创造的5600CPI采样率的记录,罗技又紧随其后推出最大可达5700CPI采样率的G500鼠标,G9X同G500均采用安华高出产的第二代激光引擎S9500。。
罗技新旗舰G9X鼠标
S9500芯片组硬件最大支持5040CPI的采样率,允许玩家以90CPI每档进行步进式调节。最大刷新率达到12000帧/秒,由于刷新率大幅提升,S9500芯片的数据处理能力也达到了12M像素/秒。最大加速度达到了30G,最大移动速度高达150英寸/秒。
可以说S9500芯片在参数上同PLN2032一样都完全超过了人的生理极限。但是与PLN2032不同的是S9500在兼容性和稳定性要技高一筹。鼠标激光引擎在走过了四年的艰辛历程之后,终于在兼容性和稳定性达到了可以传统光学鼠标引擎相抗衡的水准。所以在罗技使用S9500激光引擎推出G500和G9X之手,SteelSeries也推出了采用A9500激光引擎设计的XAI鼠标。其后A9500激光引擎又被多家厂商使用,激光引擎的天下呈现出一派分久必合的景象。
芯片型号 |
采样率 |
刷新率 |
数据处理能力 |
最大 加速度 |
最大 移动速度 |
200CPI |
7080FPS |
6.37M/S |
20G |
45IPS | |
S6090 |
3200CPI |
7200FPS |
6.48M/S |
20G |
65IPS |
PLN2031 |
4000CPI |
|
|
|
|
CYONS10820 |
3200CPI |
40000FPS |
|
20G |
50IPS |
S9500 |
5040CPI |
12000FPS |
12M/S |
30G |
150IPS |
写在最后:本文分两期,分别对市售主流游戏鼠标所采用的成像引擎进行剖析,力求通俗易懂,能被广大玩家接受。也希望玩家在阅读本文之后可以对游戏鼠标引擎有一个具体的了解,在购买鼠标时可以做到按需所选,避免被厂商的文字游戏所欺骗。
鼠标从摆脱机械定位结构至今,走过了十数个年头,从早期的光学引擎到激光引擎,再到后起之秀蓝影引擎。鼠标引擎的战场上称得上是群雄并起,下一个王者将会是谁哪?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