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这只顶级机械鼠标具有超高DPI是它的最大技术特点,那么什么是鼠标中的DPI呢?DPI是每英寸点数,也就是鼠标每移动一英寸指针在屏幕上移动的点数。比如400DPI的鼠标,他在移动一英寸的时候,屏幕上的指针可以移动400个点。有人将这个DPI与显示器的DPI联系起来,认为是屏幕中的400个成像的像素点。这样的理解并不正确。因为在实际使用中,鼠标的DPI与屏幕的DPI并不是一“点”对一“点”的,概念并不相同。
产生这种混乱的根源是什么?其实是DPI这种概念还不能更加准确唯一的表示鼠标的精度。比如,每英寸点数中的“点”,在屏幕上并不是不变的。他受到分辨率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并不是唯一对应屏幕上的像素点。有可能这个点是4个像素,也有可能是1个像素。这就是因为DPI的概念中牵扯到了显示器上的变化。目前比较科学和受到公认的新标准是用CPI来表示鼠标精度。这种概念的解释是:每英寸鼠标采样次数。明白讲,就是鼠标移动一英寸,鼠标自己能够从移动表面上采集到多少个点的变化。这种属性完全关乎于鼠标自己的性能,不再牵扯到显示器的问题。所以,可以更准确,不变的反应出鼠标的精度。但是由于目前大多数鼠标生产商已经适应了DPI地称呼方式。所以目前生产环节大部分还延续DPI的指标表示方式。
讲了这么多,可能大家还是不明白高精度究竟有什么好处。那好,我们就先沿用DPI的解释,用示意图让大家理解。
MYSTIFY RAZER BOOM SLANG 2100机械鼠标DPI释图
首先,我们将指标简单化,实验化,并且也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分辨率,驱动程序),只是单单看DPI和屏幕上点的关系。
我们假设需要屏幕上移动距离达到3个点。那么,来看看在3种DPI值下个需要在桌面上移动鼠标多远。显然,9DPI的鼠标的移动距离最短。结果说明什么?说明在更高精度下,我们只需要最细微的动作就能在屏幕上做出更大的移动变化。换言之:高灵敏度!这样的特性正好适应了QUAKEIII等FPS游戏的玩家“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最快反应、最大移动变化”的残酷要求。
接下来,把这个问题倒过来想一想,如果要求我们在各种DPI下,在屏幕上移动出相同数量点的距离,那么,结果会怎么样?可能有人说,这怎么能成?DPI不是固定的么?当然可能!鼠标属性中的移动速度调节就是实现这个的。还是来看看示意图吧。
MYSTIFY RAZER BOOM SLANG 2100机械鼠标DPI释图
这是3DPI的鼠标在一英寸距离中让屏幕上移动9像素点的示意图。可以看出,由于精度不够,只能减少途中所表示出来的点。
MYSTIFY RAZER BOOM SLANG 2100机械鼠标DPI释图
这张图显示的是6DPI所实现相同目标而表现出来的。很显然,6DPI已经能够较多的表现出中间的过程了。所能表示的点也更多。
MYSTIFY RAZER BOOM SLANG 2100机械鼠标DPI释图
这幅图是表现9DPI所能做到的。可以做到“一点不落”,整个移动过程所经过的9个像素点,正好全部表现出来。
从以上的简单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越高的DPI,鼠标移动过程在屏幕上表现的越细致,越平滑。这样的特性好处在哪里?我们知道,在作图应用中,经常是需要精细到一个像素点的级别。而且要求操作过程非常平稳,顺滑,连续。而低DPI鼠标所产生的不连续现象,则是图形处理应用中最难以适应的。好了,提高精度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而玩家们同样能在这个特性里得到好处。顺滑的移动表示过程,能够更多的经过像素点,所以“瞄准”,“精确定位”这等高要求也可以在游戏中,在高分辨率下轻松实现。要知道,分辨率越高,对于精度的要求也是越高的。毕竟像素点增加了太多。
这里,调整一下文章的顺序,提前给出的性能指标,大家用自己手里的鼠标来比一比,看看帝王级是什么概念~~
分辨率:2100dpi,可动态调节;
光学指数:6MIPS(每秒百万条指令) ;
滚轮:36PPR (Pulse Per Revolution);
可编程按钮:5个;
人体工学设计,适合左/右手优势用户;
防尘滚球设计;
USB端口,可通过PS2适配器连接PS2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