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暴力拆解不含糊
[中关村在线键鼠频道原创]艾芮克前几日推出了全新的IM1R游戏鼠标,这也是之前经典游戏鼠标7810L的复刻版。这款产品推出之后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喜爱,很多人也入手了这款鼠标,那么这款鼠标的性能究竟比之前有没有提升呢?做工又如何呢?毕竟一款鼠标的外观只能决定鼠标成败的一部分,真正好鼠标还要有着出色强大的“内芯”,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艾芮克IM1R游戏鼠标的真正核心部分,一起进入IM1R游戏鼠标的拆解。
艾芮克IM1R-WE游戏鼠标共采用四颗螺丝进行固定,均隐藏在脚垫下,由于鼠标下脚垫较大,在拆卸过程中很容易导致脚垫与双面胶脱离,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不建议用户拆解鼠标。当然笔者这个牺牲还是有必要的,所以开拆!
首先将四颗螺丝卸下来之后,用户便可以很轻松的打开鼠标,看到鼠标的核心部分。这里可以很轻松的看到鼠标的引擎、微动等等,虽然做工比较一般,但是考虑到不足百元的价格也就可以接受了。
鼠标顶部带有配重块,配重块上粘有一块硬泡沫,这个泡沫的作用是用来压住鼠标底部的遮光罩,防止红色的引擎灯光漏光,设计的还算贴心,不过底部的遮光罩完全可以使用双面胶黏在底盘上,为何要单独设计泡沫来起到固定的作用的。
这样虽然简单,但后果便是用户不能随意拆卸配重了,虽然很多用户习惯重一点的鼠标,但还是有部分用户更喜欢轻重量的鼠标的(比如笔者)。而且作为一款为WAR3以及daota玩家设计的鼠标,感觉内置配重没有太多的必要。
2汉堡包式结构上盖
继续拆上盖,先把配重块的两个固定螺丝拧掉,便可以把配重块取下来,然后笔者又把海绵掰下来,整个配重块的重量为13g,重量还算可以接受的范围,配重块采用冲压设计,做工还是很不错的。
鼠标配重块
艾芮克IM1R游戏鼠标的上盖设计的非常出色,采用了汉堡包式的夹层设计,大名鼎鼎的IE3.0便是采用了这种设计工艺,这种工艺能保证鼠标的左右键有着非常出色的使用手感,而且更加经久耐用。
可以看到,鼠标上盖的结构还是复杂的。鼠标中间的DPI按键部分还设计了一个半透明的黑色塑料来保证鼠标内部的灯光能透出来。按键以及透光灯都采用螺丝固定。而鼠标尾部同样采用螺丝固定,全部卸下后,然后稍微用力便可以把整个上盖完全拆解开。
可以看到鼠标左右键的面板是夹在中间的,这也就是汉堡包设计,当然土话俗称“肉夹馍”(玩笑)。
3略微失望的线路设计
接下俩是鼠标底部的拆解,艾芮克IM1R游戏鼠标采用了单面部件单边走线的线路设计,而且表面居然都没有上保护漆,感觉令人有点失望。鼠标的线路显得很是简陋。
鼠标线路设计
艾芮克IM1R-WE游戏鼠标线路板的做工比较普通,并没有太多的特色,鼠标的左右按键采用欧姆龙白点微动,来保证出色的使用手感,其他按键则是华诺红点,表现比较一般,笔者记得老版的7810鼠标用的应该是cherry的微动,复刻版还是略有缩水。
鼠标引擎采用了安华高A3050入门级游戏引擎,对于一款不足百元的游戏鼠标来说还算比较厚道,可为用户提供最高1800的DPI,支持450/900/1800三档调节,并未进行插值处理,能够承受最大60IPS的移动速度和20G的加速度。
滚轮采用了TTC机械编码器,表现也比较普通,并没有太多亮点,毕竟这个价位也不可能有太大的惊喜。
主控芯片方面,从目前少见的封装方式,这应该是一款性能较为低端的8片机芯片主控,而且年头也不短了,毕竟目前大部分主控的封装方式均为贴片式或插拔式的封装设计,这种封装方式已经比较老了。
4总结:略有提升 无大惊喜
鼠标的侧键设计也很是独特,类似于按压式的设计,不过是通过一个塑料杆来直接控制微动的手感,同样是有利有弊,更加容易控制微动的手感,但长时间使用塑料老化后侧键的手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侧键及遮光罩
以下是鼠标拆解全家福:
总结:整体来看,艾芮克IM1R游戏鼠标还是比较符合百元内游戏鼠标的特点的,做工简单,更易厂商操控。但在很多地方也有着出色的表现,比如给力的上盖设计还有比较稳定的A3050光学游戏引擎,都是本次拆解的亮点,不过花这么大功夫做上盖,为什么不把鼠标线路进行优化升级呢?
虽然线路设计简单,但性能方面有着出色的保证,还是一款很出色的入门级游戏鼠标,比老版7810还是有着一定提升的。
【感谢您阅读本文,最后请您点击文章结尾下面的打分系统,以便让我们做的更好】
5i-rocks IM1R-WE游戏鼠标详细参数
艾芮克前几日推出了全新的IM1R游戏鼠标,这也是之前经典游戏鼠标7810L的复刻版。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