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滚轮加机械式编码开关,这是笔者在评测鼠标新品时遇到过最多的种类。较好的鼠标滚轮是光栅结构,即:一个发光二极管、一个接受管,之间是滚轮的光栅,滚轮滚动时光栅不断阻挡和透过光线,使接受管获得脉冲信号,从而实现感知滚轮滚动的效果。同时还需要一些机械结构来实现滚轮的支撑和滚动时有段落的手感。
传统编码式滚轮 95%鼠标的选择
如果你使用鼠标的时间足够长,那么会发现早期的鼠标滚轮是不能实现向下按动的,只拥有前滚和后滚功能。现今很多鼠标都喜欢用上“3D鼠标”、“5D鼠标”的名称,便是在滚轮上设计了几枚微动,真正变成了鼠标上的第三个按键。
虽说鼠标滚轮的功能都差不多,一般用户便是用来翻看网页,游戏玩家可以用滚轮进行换枪,反而是设计人员用来进行CAD绘图更加频繁,但是就有那么几个厂商仍觉得不知足,对滚轮进行了升级。
★改进方案一:无阻尼设计
鼠标滚轮采用无阻尼设计,近期较广为人知的是微软蓝影4500鼠标,这款鼠标在推广期号称是“IO1.1”的接班人,外形与微软同期的鼠标差异较大。无阻尼的滚轮设计让不少用户感到“不习惯”,但4500的高性价比却又很有诱惑力。相比之下,罗技的两段式滚轮更加高端了。
两段式滚轮可以说是罗技的看家本领了,笔者遇到不少同事拿着罗技M705或是G500鼠标抱怨说“这滚轮没刻度不好使”。这时只需要按动将滚轮后的切换模式键按下,同事就会大呼“不可思议!”。这个笔者亲身经历的小事情也说明双模式滚轮能够获得不少用户的青睐。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