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独家大放送 罗技G1鼠标国内初次拆解


分页浏览|全文浏览    【CNET中国.ZOL 原创】 作者:梦剧院 | 责编:陈志勇     评论
产品:G1鼠标 罗技 鼠标 回到顶部阅读

前言:

前言:

    在罗技发布的三款G系列鼠标中G1虽然是最为朴实无华的,同时也承载了广大罗技FANS对于MX300的某些情节。MX300是罗技面对游戏市场的第一款作品,外形是其得到用户青睐的很重要的原因,虽然没有加入过多人体工程学的元素,但是圆滑细长的鼠标拿在手里舒适感丝毫不逊于当今的人体工程学外形,个人感觉这主要归功于细长的“尾巴”,它能够给予手腕处很好的支撑,长时间操作也不易感觉到疲劳。

    抛开外形,在技术层面上,MX300采用的是安捷伦A2020光学引擎,而G1在升级为MX510采用的S2020光学引擎。那么这两款光学引擎在性能方面有什么差别呢?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分辨率是相同的,均为800DPI。而两者的性能差别主要在刷新频率上,特别向读者朋友说明一下,罗技在标称鼠标性能的时候并没有使用扫描频率,而是用图像处理能力取而代之,那么这个图像处理的数值是如何得出的呢?首先明确罗技G1采用的和MX510相同使用安捷伦S2020光学感应器具有30×30阵列的分辨率,而且拥有6500次/秒的刷新频率,那么此时的数据流量就是30×30×6500=5.85百万像素数/秒,与罗技宣称的5.8百万像素/秒基本吻合,由此即可推断出MX510的扫描频率基本上可以达到6500次/秒。


独家大放送 罗技G1鼠标国内初次拆解

    为了从另一个角度了解G1这款寄托了人们太多情感的鼠标,我们在相继拆解了G5和G7之后,也打算对G1下手。其实这款鼠标的内部结构与MX300大体一致……

独家大放送 罗技G1鼠标国内初次拆解

产品:G1鼠标 罗技 鼠标 回到顶部阅读

顶盖部分一:

顶盖部分一:

    这就是罗技G1上盖部分的全部零件,这款鼠标并没有采取一体化上盖的设计,按键部分和后面的蓝色盖子二者分离。G系列除了G1以外其他的鼠标均采用了一体化上盖的设计,即顶盖与按键部分合而为一。


独家大放送 罗技G1鼠标国内初次拆解

    蓝色的顶盖,表面进行了类肤处理,略感柔软且增加了摩擦力,更有利于操控鼠标的移动。顶盖的背面边缘伸出四根卡脚,保证了顶盖结实地固定于鼠标壳体上。

独家大放送 罗技G1鼠标国内初次拆解   独家大放送 罗技G1鼠标国内初次拆解

  鼠标的按键,黑色的表面细腻光滑,但实际上却能提供适度的涩感,便于手指点击。按键后面的部分固定于鼠标上盖的里面,镂空的地方就是用来固定之用。

独家大放送 罗技G1鼠标国内初次拆解

    较长的键身能够有效降低按键的力度,使得触发的反应更加灵敏。而中间一个弹性弯曲的设计则让键体反弹快速又不僵硬。MX300的按键也同样采用如此设计,笔者的那款鼠标已经使用了两年的时间了,但是按键的感觉依旧如新,所以我们也对G1也抱有很大的期望。

独家大放送 罗技G1鼠标国内初次拆解

    将按键和黑色顶盖安装于鼠标的上盖之上,从上盖背面我们不难发现这几部分的固定之牢靠。这还仅仅是塑料卡脚的固定,还没有算上螺丝。另外,外壳均打上的磨具的相关信息,从精细程度可看出制作的认真和成本的高昂。

独家大放送 罗技G1鼠标国内初次拆解

产品:G1鼠标 罗技 鼠标 回到顶部阅读

顶盖部分二:

顶盖部分二:

    G1鼠标上唯一的快捷功能键位于滚轮的后面,其默认功能“后退”,这个功能在浏览网页及文件夹的时候很实用。快捷键的做工同样精良,表明略微突起,手感不错。


独家大放送 罗技G1鼠标国内初次拆解

    这个按键是如何固定于鼠标之上的呢,它下按的弹性又是从何而来?从下面这幅图中可以找到部分答案。我们看到,快捷按键通过两旁伸出的直角状连接杆负责与鼠标外壳固定,连接杆顶端的圆环套住外壳上突起的“触角”。当然这个设计并非固定力的全部来源,更多地是通过相对柔软而又韧度十足的纤细直角状连接杆提供按键下按的弹力。

独家大放送 罗技G1鼠标国内初次拆解

    当把鼠标按键安装好以后,左右按键的固定部分自然会将快捷按键“夹”在中间,再加上快捷键的电路部分,固定就相当充分了。

独家大放送 罗技G1鼠标国内初次拆解

    既然说到了电路,就来看看吧。G1的快捷键电路部分很简单,小小的电路板上面焊接着一个微动开关,通过电线与鼠标的主电路板相连。微动开关的键程非常短,稍微用些力气即可触发。因为快捷键刚好位于左右按键下方的位置,如果按动需要抬起手掌并且手指弯曲比较大的幅度,所以较小的弹力更可方便下按。

独家大放送 罗技G1鼠标国内初次拆解

    MX300内置了配重块,与其不同的是罗技G1则取消了配重块。虽然表面看起来G1设计很简洁,但是模具却相对复杂,如果读者朋友拆开一款普通鼠标,相信你看不到如此设计复杂而又做工精细的模具,由此可以感受到罗技作为外设名厂几十年的积淀和底蕴。

产品:G1鼠标 罗技 鼠标 回到顶部阅读

电路部分一:

电路部分一:

    小编已经带领读者较为详细地了解了G1的上盖部分,接下来是鼠标的电路部分。如果说上盖决定着鼠标的外形和手感的话,电路部分则更多程度上决定了鼠标的性能,一外一内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独家大放送 罗技G1鼠标国内初次拆解

    鼠标左右键以及滚轮均使用了OMRON的微动开关(MX300则全部使用了ZIP的微动开关),点击十分清脆,回复也很及时,没有拖沓之感。熟悉鼠标的朋友都知道OMRON(欧姆龙)的微动开关在中高端鼠标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触感相比ZIP的微动更加柔软。

独家大放送 罗技G1鼠标国内初次拆解

    另外,鼠标的滚轮采用了更加精确的光学式设计,由左面的发光二极管(滚轮微动旁边的蓝色方块)发出光线,当拨动滚轮时也会带动上面的光栅旋转,光线透过光栅的空隙处,从而产生间断的脉冲信号,并且被滚轮右侧的装置接收,从而将用户对滚轮的实际操作体现于电脑屏幕之上。

独家大放送 罗技G1鼠标国内初次拆解

    这个就是光学式的滚轮,圆盘光栅的密度很大,相比滚轮由轴心的一端接插在机械触点的机械式设计,这样能够提高滚轮的灵敏度。另外笔者做了一下对比,G1的滚轮表面是最宽的,而G5和G7的滚轮都相对窄一些。因为G5和G7采用的是四向滚轮技术,所以滚轮窄一些便于左右拨动。其实两种宽度所带来的触感还是略有不同的,宽一些的滚轮表面相对扁平,与手指的接触面积更大,摩擦力也更强。而窄一些的滚轮便面弧度更大,虽然于手指接触面积减小了,但是手指按到上面的压强更大了,触感更加明显。

独家大放送 罗技G1鼠标国内初次拆解

    滚轮固定装置左侧多除了的部分有两个作用。其一是安装一根弯曲的铁丝,用以卡住滚轮内侧的一圈细微凹槽,从而为拨动带来舒适的段落感。其二,多出来的部分刚好位于滚轮微动开关的上面,下按滚轮即可触发微动开关。

独家大放送 罗技G1鼠标国内初次拆解

电路部分二:

    右侧的弹簧与左侧的微动开关一同为滚轮的下按提供回馈力,受力更加均匀、平衡,滚轮的运行过程也更加流畅。这也是罗技以前产品经典的设计,但是到了四向滚轮的时代,此设计同样将被取代。


独家大放送 罗技G1鼠标国内初次拆解

    我们在点击滚轮的时候都会感觉到不同程度的弹性,这个弹力显然不是仅由微动开关提供的,滚轮右侧的弹簧也提供了一部分下按滚轮的回馈力。罗技这样的设计比较合理,因为在滚轮左右两侧均有支撑力,相比一侧固到机械触点上保持不动、另一侧搭放在微动开关上的机械是滚轮设计,弹力更加均匀,下按时可以保证滚轮没有任何偏移、垂直向下运动,使点击更加顺畅。

独家大放送 罗技G1鼠标国内初次拆解

    安捷伦S2020光学引擎,提供800DPI的分辨率和5.8百万像素/秒的图像处理能力,换句话说扫描频率将近6500次/秒。

独家大放送 罗技G1鼠标国内初次拆解

    下图为发光二极管和光学透镜组件。透镜组件由连接在一起的一个棱光镜和一个圆形透镜共同组成。棱光镜负责将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线折射至鼠标底部并将它照亮,为“光线输出”的必要辅助。而圆形透镜则相当于摄像机镜头,它负责将反射图像的光线聚焦到光学引擎底部的接收孔中,相当于“光线输入”的辅助。

独家大放送 罗技G1鼠标国内初次拆解

    下图为MX300的控制芯片,它的任务就集中在负责指挥、协调光学鼠标中各部件的协调工作,同时也承担与主机连接的I/O职能,光学鼠标若要采用USB接口或者是蓝牙技术,关键就在于控制芯片。使用Cypress Semiconductor公司的CY7C63743-SXC芯片,它组合了低速USB和PS/2外围控制器,具有8K EPROM,可以将自定义的快捷键功能写入其中。

独家大放送 罗技G1鼠标国内初次拆解

最后总结:

    关于罗技G1的拆解到此结束,其实相比起G5和G7的内部构造,G1就只能用简约来形容了,但简约并不等同于简单。G1继承了MX300的成熟结构,并且在光学引擎方面进行了提升,达到一代“当红小生”——MX510的性能高度。充足的用料、扎实的做工是我们对于罗技G1拆解之后得出的结论。

 

键鼠频道近期热点文章

独家大放送 罗技G1鼠标国内初次拆解

独家大放送 罗技G1鼠标国内初次拆解

独家大放送 罗技G1鼠标国内初次拆解

独家大放送 罗技G1鼠标国内初次拆解

频道热词:智能穿戴  微软鼠标  金河田机箱  
视觉焦点
罗技 G1鼠标
键鼠评测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鼠标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
查看完整榜单>>